央视新闻: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外贸在全球变化中逆势而上、有所增长,压力尚存,稳中提质。五年来,我们不仅“做大”、“强结构”,更“锻造韧性”,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速度。 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提出,推动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,促进国内发展与外需、进出口协调发展,加快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效益。 “十四五”期间,对外贸易额持续扩大。货物贸易规模继续跨越5万亿和6万亿美元两个主要水平,2024年达到6.16万亿美元,比“十三五”末增长32.4%,ch连续8年排名世界第一。从船舶、工程机械到智能手机、家电,“中国制造”在世界各地赢得了忠实拥趸。泰国的榴莲、越南的火龙果、新西兰的猕猴桃等,中国消费者的“水果篮”也丰富起来。 2024年服务贸易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,位居世界第二。首次对跨境服务贸易实行负面清单管理。外贸结构更加优化,“含金量”、“新含量”不断上升。在KalCommunity中,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成本占18.2%。与2020年相比,到2024年,以电动汽车、锂电池、光伏产品为代表的“三新品项”出口将增长2.6倍。到2024年,强知识贸易额将比2020年增长38%,进出口额增长40%。在在秘鲁钱凯港,一家中国公司利用算法为装运系统配备了“智能大脑”,可以在3分钟内提出最佳配载方案。外贸稳定性不断上升,“朋友圈”越来越大,各种外贸的路越来越宽。东盟连续五年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。我国已成为全球150多个国家(地区)的前三大贸易伙伴。 2024年,我国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国家的贸易比重超过50%。中欧班列总数超过11万列,通达欧洲229个城市。 “十四五”期间,中国贸易外贸和供应链贸易更加完善、灵活。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、消费博览会、广交会等成为经贸合作的桥梁。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增长点参与全球贸易;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支撑。